
【新鮮的社論牛奶】
前天回家的時候,原本想要看書,但手上拿這敗家的物品令我心情矛盾的發呆,倒是坐在我旁邊的人猛用notebook打字,用眼角餘光掃到,原來是一位記者在趕稿,她的特色是用四指神功打字,不過很快,另外她還用了,還有複製貼上的改文技術。
我想,她如果不看鍵盤的話還能夠這樣打字的話就可以去馬戲團表演才對。但我沒有批評記者的意思,我只是對於用兩指跟四指神功打字的人感到好奇,有些人還莫名其妙的快,真的很神。回家後又看到芭樂教主在他網誌提到政大教授會叫學生寫社論投稿這件事情,我想,會不會打電話請記者幫忙刊登會比較快?
其實一開始是美意一番,希望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機會能夠成為社論被刊登,但是,報紙的社論象徵一個報紙的風格與態度,所以教授是希望學生投稿的是社論還是後面的政治討論區。如果是後面的政治討論區,就有太多公關操作跟媒體立場了,那麼網路看似微弱的發言,是不是比較真實的表達了學生的想法與態度呢?
其實我們有了一個很強的媒體叫做網路,因應科技的變遷,許多人都在透過這樣的媒體發言,但是有多少是有內容的,其實很難說,舉個例子說:BBS的政治版也永遠在吵架,但筆戰下有多少是有深度的,寫文的人跟看文的人是否深思過,或者只是一昧的批評,抑或寫了有深度的思維而沒有人願意閱讀。
當然這樣媒體的使用這不一定跟報紙的使用者是相同的,當然媒體力量也不同,使用方式與發言方式也不相同,報紙也許比較困難,但不代表投稿的文章內容是均衡的沒有報紙立場而被刊登。當然這邊我說的不是社論的投稿了,因為關乎報紙立場。但是網路的發言比較自由,也是出於使用者本身力量所能達到的。對於許多已經網路化的學生,或許在某個網路社群下的大事件,比某篇論壇文章更有吸引力。
當然我也想問,也許某些學生打字的速度比起我前天遇到的四指神功還快,那麼教授的思考有沒有跟上這樣的速度,或者,太多無意義的網路文章對他來說沒有一篇報紙印刷的文章重要?不常使用網路的人看報紙瞭解就好,所以報紙是強勢媒體?或是網路媒體使用者因區分不同顯的廣而雜?我想,對於不同媒體使用者是不相同的。
回頭過來想,教授是希望學生懂得使用媒體力量去發言?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前後兩者並不相同。如果懂得使用媒體力量,也許不該侷限於報紙,如果是有自己的想法,就應該運用課堂或是其他方式與媒體,讓學生進行思辨與討論。去投稿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想清楚了嗎?還是只是要出現一篇比較好的筆戰呢?
再可能,我們需要的是運用公關手法,或是寫下爭議的議題而取得能夠被刊登的文章,不然就是迎合媒體立場寫下不屬於學生自己想法的但是能夠有機會被刊登的文章?
其實民眾透過媒體發言,也產生某種監督的力量,也可對時事發表意見,甚至是建議,這又是另一層思考了。
或許我們只要跟「四指神功」一樣快的寫文章,或是寫不是自己想法的文章,然後取得學期成績迎合教授需要?我想我們得想清楚這件事情。
以上
貓